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

ID:22648627

大小:92.00 KB

页数:19页

发布时间:2023-10-16 16:06:02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1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2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3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4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5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6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7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8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9页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摘要:柳子戏起源于北宋,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糠窝子",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是一种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的地方传统戏剧,这一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本文以柳子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搜集的方法,对柳子戏的历史渊源进行考辨,对柳子戏的艺术特征进行探究,对柳子戏的传承模式做系统的梳理,将中华传统戏剧中的柳子戏得以传承。关键词:柳子戏;艺术特征;发展;TheArtisticFeaturesandHistoricalEvolutionofLi|uziOperainShandongProvinceAbstract:Liuzioperaisrelativelyrareandbelongstoanancienttypeofopera.Ithasgonethroughseveralcenturiessinceitsbirth.Inthislongperiodofdevelopment,Liuzioperahasgonethroughgloryandalsosuffereddecline.Themostprosperousperiodofthiskindofdramawasint|hemiddleoftheQingDynasty.AfterthefoundingofnewChina,China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dramaculture,sothemostgloriousperiodwasinthe1950sand1960s.Intheprocessofsocialdevelopment,ShandongLiuzioperahasmadegreatcontributions,anditisalsooneofthemaincarriersofChineseoperamusicre|search,whichplaysavitalroleintheresearchofChinesefolkmusic.TakingShandongQingzidramatroupeastheresearchobject,thispapermakesanin-depthstudyoftheperformanceartcharacteristicsofShandongLiuziopera,hopingtodeepenthepublic'sunderstandingofHenanLiuziopera,andtrytoacceptandi|nherittheancientcultureandart.Keywords:LiuziOpera;Divisionofroles;Performancecharacteristics18

1目录山东柳子戏艺术特色研究2摘要2Abstract3引言21.柳子戏艺术特点21.1柳子戏唱腔21.2柳子戏伴奏32.柳子戏的历史42.1明清时期42.2民国时期52.3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62.4文革时期62.5改革开放时期72.6柳子戏延续83.柳子戏的传承与发展思考83.1现状83.2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创新93.3加强对“人”的关注103|.4借助媒体传播113.5加大政府扶持力度11总结14参考文献15引言18

2柳子戏包括了从明清开始就盛行的俗曲小令,现存曲牌在六百支以上,很多曲牌具有严谨规范和过门齐全的基本特征,曲调婉转动听,调式具有丰富性和特别性,和其他剧种盛行的摹拟唱腔音乐旋律、结构相比,存在很大的不错。柳子戏是一种新的展现自我体系的一种音乐结构形式,因此,增强对柳子戏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对明清时期戏曲音乐现象的研究。对研究中国北方戏曲、元代散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发展到清代中叶盛极一时。至今柳子戏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二百余出,音乐唱腔曲牌六百余支。一、柳|子戏艺术特色(一)柳子戏唱腔在弦索声腔系统里面,柳子戏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所以其在古老戏曲剧种中,也极具代表性。其中,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以及苏北境内是柳子戏最流行的地域。随着民间俗曲在以元代为基础,以清代为高潮的发展,柳子戏也在其中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使其在明末清初得以走向成熟,从形成到发展再到现在的传承,柳子戏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柳子戏的发展中,尤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了发展的高潮期,由于柳子戏起源于山东等地区,所以需要沿运河北上,才能最终进入北京,后来,柳子戏进入发展高潮期,和“南昆、北弋(京腔)、西梆”一起,呈现了繁荣|了戏曲文化,柳子戏也由此有了“东柳”的名号。柳子戏传统剧目《白兔记》有一段唱词是“井台想儿哭断肠”,这主要是李三娘所唱,柳子戏中有最著名的“五大曲”曲牌,这也是柳子戏的常用曲牌,而《白兔记》里面的[驻云飞],就是柳子戏常用五大曲牌之一,其次,[黄莺儿]、[山坡羊]、[锁南枝]、[耍孩儿]也属于柳子戏曲牌中的常用曲牌之一。柳子戏中,4/2记谱的唱段,有[原板]之称。通过分析整个唱段可知,它具有字少腔长,唱词重复的特点,其中,“雪大风”、“实”、“残”等字重复次数最多。有些字具有很长的拖腔,其中,拖腔在十四拍以上的是“风”字,拖腔在十|拍以上的是“实”字和“今”字,柳子戏整体曲调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征,尽显了“九腔十八调”的传统特色。接下来笔者将会具体分析柳子戏在节奏、旋律、旋法、调性等方面的表现特征:1.节奏方面。紧密且具有复杂性是柳子戏在节奏方面最基本的特征,柳子戏多处连用三十二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分析柳子戏发现,音符密集的长句,共同构成了柳子戏字的拖腔形式,其中,“风”18

3字表现特征最为明显,其在拖腔中共由三十八个音符中的十四拍构成,而其中主要展现音符具体包括:六个三十二分、二十六个十六分、二个八分以及四个四分等音符;“实”字的拖腔最终是二十八个音符的十|拍构成,其中主要展现的音符具体包括:二十个十六分、七个八分、一个四分等音符。2.旋律旋法方面。柳子戏在旋律旋法方面最基本的表现特征是,旋律线条迂回曲折,音域宽,增、减音程和大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19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山东柳子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沿革 戏曲艺术专业》由用户(文章天下)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6-07 22:44:07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6-07 22:44:07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