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

ID:22704261

大小:20.81 KB

页数:11页

发布时间:2023-10-26 22:54:01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1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2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3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4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5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6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7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8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9页
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_第10页
资源描述:

1.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2. 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1)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2)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3)三大核心: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4)四大影响: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3. 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1)一个核心: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1(2)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3)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4.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5.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2(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6. 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2)两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3)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4)四个阶段: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37. “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1)一个核心和中心:人文主义和意大利。(2)两个阶段: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3)三个领域: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4)四方面影响: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8.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4(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9.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5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10.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策。

6(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11.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1)三个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2)三个对峙:

7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11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初中历史考试:世界史15个精华总结》由用户(138****3419)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138****3419

上传时间:2023-10-21 20:01:56

认证主体:魏**(个人认证)

IP归属:香港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138****3419

上传时间:2023-10-21 20:01:56

认证主体:魏**(个人认证)

IP归属:香港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