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

ID:22671158

大小:459.76 KB

页数:8页

发布时间:2023-08-30 17:20:05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_第1页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_第2页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_第3页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_第4页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_第5页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_第6页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_第7页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_第8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单元教学理念借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事件置于一种长时段和大空间内考量,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结构,利于学生形成大历史观。本文尝试以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例,以“变”为主题,阐释在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与落实。一、单元总体把握1.单元内容主旨的确定“走向近代”单元是处于世界古代史向世界近代史、|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该单元是对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的承接,又是对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的过渡。本单元共四课内容既自成体系又联系密切,围绕着“步入近代”这一单元主题。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变革,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文艺复兴运动则是其发展资本主义在思想方面的表现,探寻新航路则是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他们进行殖民掠夺开辟了通道,早期殖民掠夺在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1基于以上梳理,确定本单元内容主旨: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视角,考|察14至17世纪的欧洲,即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本单元内容从发展的角度,以“变”为主线,从经济社会基础、精神动力、探索方式、资本积累等视角进行呈现,突出在这一阶段,世界历史所发生的变化。2.单元思维导图的构建思维导图的构建,是将抽象知识形成体系的过程,单元思维导图以单元内容主旨为基,将单元内各知识点结构化,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该思维导图围绕“变”这一主线,将封建社会后期的欧洲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前的欧洲呈现出来,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从经济社会的视角,看处于转型期的欧洲所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看欧洲社会变革中的精神动力之变,从物质基础的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思维导图不仅和单元主旨对应,而且将单课的知识串联起来,呈现出了这一转型时期,欧洲社会所出现的种种变化。

23.单元核心素养目标设计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单元在进行目标设计时,以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综合考量,并做适当分配。首先,在整册书的基础上,对本册书有一个整体的目标设计;其次,在单元内容设计上,对单元|目标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强化的过程;最后,在单元目标与单课目标的设计上,突出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单元目标预设为:以“变”为主线,从经济和社会之变、思想文化之变、物质基础之变等视角来进行阐释。在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指导下,对本单元内的单课的具体学习目标进行了细化,单课目标指向性强,落实性强,也更具有操作性。单课目标设计如下:

3二、单课教学落实单课作为单元下的子目其教学设计须依据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进行,以单元为总体把握,在整体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单课教学目标也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再来进行细化。下面以“走向近代”单元下的“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1.|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单课主旨“走向近代”单元下的单课既自成体系又密切联系,内容紧紧围绕着“变”这一主线,反映了14到17世纪,世界所出现的一些变化。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了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而经济的发展,使得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出现新的变化。2.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目标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制度瓦解和衰落的原因,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能够从经济与社会视角,分析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产生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升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习|,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提升学生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中世纪晚期,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学习,学生知道经济的发展,使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为学习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奠定基础,感悟西欧近代社会转型的长期性与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43.教学逻辑思维导图构建4.教学目标的落实出示史料、图片,结合教材,思考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所发生的变化。本环节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提炼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让学生了解中世纪晚期,欧洲农村发生的变化。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出示马克思关|于租地农场主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租地农场中,生产资料已经和生产者呈现分离趋势,出现了契约关系、货币关系、雇佣关系,租地农场成为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本环节设计,帮助学生从经济变迁的视角,理解中世纪晚期,农业所出现的这些变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变化,并且参考之前讲的租地农场的特点,提取信息,归纳集中的手工工场的特点,明白手工工场也采取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本环节设计,帮助学生从经济变迁的视角,理解手工业所出现的这些变化。

5展示庄园制度与租地农场、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比较表,提示学生从生产目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来总结|西欧中世纪后期生产组织方式所发生变化的共同点,思考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本环节设计,学生明白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在经济方面所产生的这些变化,并且帮学生理解,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即土地关系的变化出现了租地农场,手工业的变化出现了手工工场,这二者共同改变了欧洲社会的面貌。出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8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高中历史单元视阈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落实:以“走向近代”为例》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29 22:45:32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29 22:45:32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