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

ID:22670329

大小:25.11 KB

页数:15页

发布时间:2023-09-02 14:05:06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1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2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3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4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5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6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7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8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9页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_第10页
资源描述:

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摘 要]加强智慧思政平台建设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改革的需要。智慧思政平台依靠学习资源、虚拟体验、管理信息三类资源和5G、大数据、人工智能、XR四大技术,打造基础支撑系统、智慧环境系统、智慧资源系统、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系统五大系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与智慧管理功能,实现以“思想云端”促进立德树人的目的。智慧思政平台构建要在“六力”上下功夫:以理念贯彻力理解与落实智慧思政,以队伍融合力使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以资源供给力确保精准匹配与数字矩阵并举,以评估有效力形成“数据踪迹”与“立体画|像”动态捕捉,以管理精准力实现“智慧研判”与“靶向预警”全息智控,以法律保障力铸就知识立法与隐私保护双重屏障。[关键词]智慧思政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 信息化为

1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由教育部推动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于2022年3月正式上线,平台一期项目主要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4个子平台。目前这些平台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党史专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但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总体体量尚显不足,难以|达致“三全育人”的应有效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较为分散、聚焦度不高,协同育人作用发挥不够。基于此考虑,我们认为理应探索打造专门化的智慧思政平台,高校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信息化改革先行着手试点研发,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打造育人新格局。实际上,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已取得长足进步,在思政课建设方面,运用微课、慕课、教育大数据、翻转课堂、创客运动等系列信息技术手段来紧跟时代环境与学生个性的变化,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话语让思政课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但思政课在数智化改革中也暴露出相应问题,如海量资源难以辨别臻品、教学评|估未能体现动态发展、教育管理仍是机控人管等。这就需要我们对思政课数智化教育教学改革作进一步反思,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的势能更好地转化为育人效能。对智慧思政平台的探索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从数智到智慧的变化,背后蕴含的是思政课信息化改革的目标重塑、环境再造、资源整合、功能转化等系列升级。从数智技术使用到智慧平台构建,将意味着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迈开跨越式的一步,其意义重大深远。本文拟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核心问题入手,对智慧思政平台的打造作初步探索。一、从数智技术到智慧平台: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改革的时代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

2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其思想性与亲和力的首要前提是让思政课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握学生发展特点和规律。当今时代是数字技术充分发展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数字土著”、“网络原住民”的2.0版,他们所接触的信息技术已不局限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类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这无疑对思政课的信息化改革是一个挑战。我们目前已有的微课、慕课等技术|手段与平台显然要创新升级,时代需要的是一个技术更为与时俱进、功能更加立体多样、效果更能直抵人心的技术手段与平台。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这为思政课信息化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需要打造智慧思政平台,实现由数智技术到智慧平台的转变,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实效。1. 打造智慧思政平台是重塑思政课信息化目标,实现由知识学习到智慧创获飞跃的需要从“中国大学Mooc”到“学堂在线”,从“智慧|树”到“学习通”,高校思政课的时空边界被打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时性与延展性。然而,在信息化赋能使知识的传递变得更加顺畅、高效的同时,思政课却出现了“形有余而神不足”的问题。依托数字媒介,思政课的教、学、管、测、评以各种算法模型加以标准化与精准化再造,将思想理论完整地绘制出来并加以牢牢地锁定,再通过数据集成、智能搜索、可视化呈现的方式让学生

3进行学习反馈。在此过程中,仿佛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完全取决于平台对知识的采集、整合、再现能力,学生也只是换了一种知识的获取方式。但是,高校思政课不单单涉及知识的处理和对知识的整体使用,更要通达启智润心、转识成智|、由智化行的更高境界,使学生的身心、德性和人格得到全面的塑造与自由发展。因而,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绝不只是为知识学习提趣增味,需要打造的是一个资源丰富、灵活定制、技术沉浸、激发动机、自我超越的云平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诉求、能力提升、素质拓展、思想引领、成长推荐进行全方位的智慧响应。2. 打造智慧思政平台是整合思政课信息化资源,实现由海量冲浪到精准匹配蜕变的需要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海量的数据支撑,平台汇集的数据越多,可供给的学习资源就越多。于是,思政课平台建设很容易走向“数据至上”的误区,即把在线思政课视为纯粹“可感知到的教育数据”,思政课信息化就是简短、零散、条|目式、快餐式数据的海量存储、实时更新、及时供给以及多终端覆盖。然而,思政课作为融“教”于“导”,寄“情”于“引”的课程,它所需要的数据绝不是零碎的、非结构的、非逻辑的“表层数据”,这种数据往往容易造成认知的负荷、数据的成瘾甚至是价值的迷向,导致“数字僭越而德育失重”、“信息抵牾阻碍转识成智”等现象。思政课信息化改革为了避免学生的大脑“在数据海啸到来后,成了无用信息的垃圾场”,[2]

4我们必须通过构建智慧思政平台来对这个“表层数据”加以分筛、整合和编配,并根据学生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15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智慧教育论文:以智慧思政平台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改革》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25 10:33:06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25 10:33:06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