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

ID:22669035

大小:17.38 KB

页数:8页

发布时间:2023-09-02 07:50:06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_第1页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_第2页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_第3页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_第4页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_第5页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_第6页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_第7页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_第8页
资源描述: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的和意图,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质量评价的基本方向和依据。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其课程总体目标定位为:“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实验稿课标”首次将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此次课程目标的设定从注重知识单向传授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转变,向具有创新精神、完整人格、终身学习和良好素养转变。

1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1版课标”的课程总目标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2011版课标”在“实验稿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修订,在“双基”和“两能”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了“四基”和“四能”。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完善了培养目标,提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可见,核心素养导向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表达,它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刻画。此次修订,各课程标准都强调以核心素养为主轴,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二、课程目标修订的具体变化

2与“2011版课标”对比,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之后主要在结构体例、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等八个方面存在较大变化(有关课标修订变化的总体分析见徐斌《数学新课标“新”在何处》一文,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年第5期)。新课标中“课程目标”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目标。与使用了十多年的“2011版课标”相比,全新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把核心素养写入新课标是本次课标修订的最大亮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八大变化(四)》已专文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与表现))。此次课标修订,力求使课程目标自觉体现本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贡献,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理念及课程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课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进行表述。在课程目标中关于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具体有哪些继承、发展与创新?对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哪些启示?笔者以小学数学教育一线教师的视角,通过深入学习和仔细比对,发现有以下变化,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一)丰富了“总目标”的要求新课标将总目标确定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学生能:|n(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三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终极目标

3新课标关于总目标最重要的变化是新增了“三会”总要求,删除了“实验稿课标”和“2011版课标”中沿用了20年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表述。新课标提出,要通过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11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高度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从素养的角度,关注的是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便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与数学无关,也应当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眼|光指的是数学抽象、直观想象,代表数学的一般性;数学思维指的是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代表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指的是数学模型、数据分析,代表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三会’就是我们对学生在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上的终极目标。”(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核心素养》,“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首届学术年会”报告,2022年4月28日)会用数学的语言,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眼光,会用数学的思维,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8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11:26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11:26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