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

ID:22669015

大小:20.15 KB

页数:10页

发布时间:2023-09-02 07:25:06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1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2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3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4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5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6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7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8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9页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2022年版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信息学科不仅仅是名称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更多的育人哲学,其中,“数字素养”首次出现在信息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数字素养[1]。遵循数字素养培育的学理通道,渗透哲学育人意识、实践蕴含着数字素养的信息课,着力培养面向未来信息社会的数字公民,是信息学科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突破方向。一、数字素养的时代逻辑与哲学内涵有关数字素养的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描述各有不同。有的将其指向运用数字化手段,理解、创建、交流、批判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2]。有的指向培养学|生能够高效地、周密地进行信息处理[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数字素养的定义主要侧重于七个数字能力域和二十六个具体能力。不同的表述之间有着共同的时代逻辑和哲学内涵。1.数字素养的时代逻辑

1当下的学生是数字社会的原住民,立足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现实,数字鸿沟的扩大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特别是教育领域。为培养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应建立系统化的素养结构体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学科课程目标垂直衔接和横向整合,注重培养跨学科的、与社会适应相关的素养。数字素养作为数字社会公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往往附属于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而存在,也正因为如此|,在新版的信息学科课程标准中,将其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进行推进。2.数字素养的哲学内涵人性建构的基础是技术,是技术让人有了存在的方式,技术的哲学观决定了学科不可取代的价值。在欧盟,对数字素养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对技术本身和使用技能的强调,最终发展到将其视为一种综合素养或跨学科素养,反映了认识的深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的映射[8]。数字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体,除强调掌握与信息活动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强调信息的批判、创新和安全。在数字素养培育的过程中,通过哲学育人意识的渗透,构建并完善面向学生的数字素养框架,将有力推进跨学科的数字素养培育。二、数字素养培育在信息学科中|的学理审思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信息学科在数字素养培育方面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二者间的学理通道可以统整为以下四个方面。在理念目标上,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树立哲学的育人意识,培养出面向未来社会的数字公民。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使得技术有了哲学的转向。在将问题、现象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审视完整的学科生活。技术课堂绝不能仅仅只谈技术而罔顾其他,学生的习惯、方法,以及态度、意识和责任都是学科的价值体现,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定义和要求。在内容结构上,二者的结合有助于跨越学科和文化的壁垒,给予学生完整的学科生活。蕴含着数字素养培育的课堂侧重于对问题的原始分析和构建,在问题|的完整流程分析中,实现思维的可视化表达。

2在学习方法上,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构建完整的学习场,发展学生在数字社会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蕴含着数字素养培育的信息课要实现理想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问题驱动、观点碰撞、情感互动理所当然地走向了前台。通过项目引领的方式将思维的训练融入到数字化的问题解决中,引导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构建起自我的知识体系。在质量评估上,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做有思想的未来人。数字素养理念下的信息课侧重于对问题的原始分析和构建,以达到计算思维、设计思维等各方面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将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实现,更侧重于对问题和现象的表达、批判和个性化的理解,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有思想见地、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未来人。三、数字素养下信息学科的教学表达厘清了数字素养与信息学科间的学理通道,在具体的落地实施上,基于新版的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结合施歌所归纳的信息处理素养、内容建构素养、沟通交流素养、问题解决素养、信息安全素养和网络道德素养六个数字素养理论框架,我们尝试着通过“不插电的信息课”这一系列教学案例,从教学的广度、宽度、厚度和深度四个维度对数字素养的落地策略进行具体的教学表达。1.提升教学广度,在哲学育人的意识中培育信息处理素养

3信息学科的教学重点是信息科技,尤以计算机科学为主,只是由于物理电路、设备故障、突发疫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计算机参|与的学习环境也会成为常态。但学科的育人通道不是离开了计算机教室就不能实现的,反而是学科素养里的态度、意识、思维、方法和创新素养等新时代下的学科育人目标在非计算机教室环境中更有施展空间,于是,“不插电的信息课”便应运而生。这个名称衍生于《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一书,它是对信息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再重构,在理念目标上有着重大调整,意将在获取、存储、加工、传递、表达这一系列的信息处理过程中进行数字化的理解和处理,从而参透信息科技背后最本质的科学。有计算机参与的信息课,学科的教学更多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围绕着一个问题去设计它的解决方案并验证,而对学科的底层知识和原理往往是忽视|的,或者只能略讲。其实,对学科上游的多学科知识内容理解,是深度学习本学科内容的重要基础。越是基础性的原理知识,越能体现人类智慧的结晶过程,越有助于系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插电的信息课”虽然没有了计算机的参与,却激活了单一的技术学科生态,重新构建起生动有趣、富有内涵、能够激发思维创造的新型课堂。下文的几个教学案例都是笔者结合数字素养六个框架的具体表达。2.拓宽教学宽度,在师生共建的课程中发展内容建构、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等素养数字素养下的内容建构素养需要整合教材、学科素养和关联学科的内容与文化资源,挖掘学科里蕴含的深层意义和学科间的互通价值。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不断迭代,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归纳和主动迁移是课堂生成的最主要结果。

4(1)跨学科联系,突破学科范畴突破学科思维定势,改变信息课只能教计算机科学知识的误区,挖掘多学科间的知识联系,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比如“算法:动画原理”一课,先从生活中的书角(逐帧)动画说起,引导学生分析动画的原理:一是视觉暂留;二是造型()的切换;然后展示一个有2种造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10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202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字素养的实施与表达》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11:08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11:08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