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

ID:22669001

大小:31.47 KB

页数:26页

发布时间:2023-09-02 07:00:06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5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6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7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8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9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易错点1: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易错分析】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2.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消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三大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易错点2:不能正确认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差异【易错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第一,传承方式不同。分封制实行世袭制。郡县制则不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即实行任免制。

1第二,职责范围不同。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没有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第三,历史作用不同。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与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稳定、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各诸侯国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逐渐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郡县制的出现及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易错点3:不能区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易错分析】学生易错认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进攻匈奴。其实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各不相同。第一次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反抗匈奴,第二次是为了加强西汉与西域的联系。易错点4:不能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易错分析】学生易对三省六部的职权区分不清,对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局限于一点——提高行政效率,下面从多角度梳理一下:(1)三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2)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3)历史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易错点5:弄不清各时期管理西域(新疆)的机构【易错分析】历代封建王朝对新疆的管理(1)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时)管辖新疆地区。(3|)清朝乾隆帝派兵平定了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叛乱和天山南路的回部(维吾尔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4)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易错点6: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理解错误【易错分析】学生易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认识不清,下面梳理一下:(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打开中国国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发动的战争

3(2)具体原因:清政府统治腐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直接原因:英国用武力保护其肮脏的鸦片贸易。易错点7:对近代列强攫取的中国特权掌握不准确【易错分析】近代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侵略|特权及废除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中国特权(1)《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的特权;(3)《望厦条约》,美国取得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特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特权;(4)《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5)《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6)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攫取了大量特权;(7)《|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列强攫取的中国特权的废除(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要求;(2)1943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签订协议,废除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

4(3)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根据《共同纲领》,新中国彻底清除了帝国主义百余年来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获得的特权。易错点8:对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辨别不清【易错分析】学生易对二者区分不清,二者出现的相同历|史背景:(1)经济基础一致:封建自然经济虽然在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阶级基础相同: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地主阶级,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一定的发展。(3)在政局方面,都发生在遭到列强侵略之后,清政府“摇摇欲坠”。二者的主要不同点体现在:百日维新的主观目的是加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清末“新政”则提出建立君主立宪。易错点9: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活动记忆混淆【易错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十大民主政治建设活动(1)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3)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26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高考历史:高中历史40个易错点汇编及详细解析》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09:56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09:56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