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

ID:22668999

大小:50.18 KB

页数:52页

发布时间:2023-09-02 06:50:06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1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2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3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4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5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6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7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8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9页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点1:早期政治制度一、历史结论①分封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同姓亲族是的主体,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②宗法制保障了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同时也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③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体现了血缘性和等级性,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封制重于权力的“分配”;宗法制重于权力的“继承”。④分封制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有利于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时期的统治,巩固了政权,宗法观念对中华文化有重要影响二、总结整合①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②特点:分封制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宗法制体现贵族内部的权位分|配③关系:宗法制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内核考点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一、历史结论

1①秦始皇创了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②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进行有效控制③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二、总结整合①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②特点: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既配合又牵制;形成了一整套地方官僚体系。③作用:成为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历史结论①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之间牵制监督,又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②从汉到元,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再到一省两院制的发展,体现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③科举制把读书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提高官民素质。④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⑤古代选官制度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是强化专制统治的手段。

2⑥历代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为基本准则,体现了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家天下”思想。二、总结整合①中央制度:汉代中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元一省两院制②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宋代文臣做地方官;元朝行省制。③两个趋向:皇权加强,相权衰弱;地方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进加强。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历史结论①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②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③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则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题二:近代民族危机和军民斗争考点1:民族危机一、历史结论

3①鸦片战争是英国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区域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攫取中国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③近代列强历次侵华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决定的,两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甲午中日战争是为了寻找资本投资场所。④八国联军发动侵华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高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瓜。二、总结整合①四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三大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③两个阶段:商品输出阶段、资本输出阶段④结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造成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使中国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考点2:抗日战争一、历史结论

4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日本侵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②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请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军民共同抗战,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击日军,领导中国军民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二、总结整合①时间:1937~1945年。②两个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③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④四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中流砥柱作用。专题三:近代民主革命考点1:太平天国一、历史结论①《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原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5②《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在战争环境下,它也没能实行。③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二、总结整合①背景: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自然灾害严重。②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是其失败根本原因;战略失误,偏师北伐是其失败又一主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是其失败的重要客观原因。③作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考点2:辛|亥革命一、历史结论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②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52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三年重要结论及专题知识汇编(专题及考点)》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09:57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09:57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