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

ID:22668947

大小:16.08 KB

页数:6页

发布时间:2023-09-02 05:40:06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_第1页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_第2页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_第3页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_第4页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_第5页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_第6页
资源描述: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新课标》中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目标体系是来自目标管理中的概念。义务教育学科课程采用目标管理就是指根据学科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学科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按学段层层落实,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而学科总目标确定的依据是学科性质和课程理念。所以《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和理念进行了详细说明:课程性质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解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也是与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所在。这种运用无处不在,概括来讲包括各种场合的听说读写活动和文学活动。所谓文学活动,是指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虽然从2011年版就已经将文学活动包含在内,但不少人仅强调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而忽视了更高精神层面的各种文学活动。《新课标》新增了整本书阅读,其部分目的就是增强对文学活动的重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运用】;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人文性】。【解读】其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观点。后文进行了详细说明,其前半段“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是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解说。后半段“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则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解说。关于“人文”,就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也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在这两个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就可以衍生出语文课程的主要性质。

2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基础1】;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基础2】;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基础3】【←语文课程的三个奠基作用】。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重】,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第二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解读】此段是说明语文课程的三大奠基作用和三重功能,功能与作用是一个事物性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事物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中,奠基作用是针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功能则是面向民族复兴的。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兼顾了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和三|重功能,可以说是课程理念生成的出发点。——《新课标·课程性质》下面将分析《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课程理念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来自课程性质的功能与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课程目的1】,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课程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目标体系】【主要面向学生个体】;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主要面向集体】,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两方面的综合】。——《新课标·课程理念1》

3【解读】课程理念来自课程性质,包括课程的两个基本特点,课程的三个奠基作用和三层功能。所谓“理念”,就是理性概念。由思考或推理而得的概念,有别于感性的认知。每一个理念的重点不同,第一条课程理念重在育人(个体)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来自理念1】,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形式】。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求】。——《新课标·课程理念2》【解读】课程理念2是在理念1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而来。提出了课程内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形式与要求。其中课程是否具备阶段性与发展性这两个特点是评判一个课程价值的基本准则。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时代性】。强调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性】。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整合性】。根据“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各自特点,合理组织与安排课程内容。——《新课标·课程理念3》【解读】理念3来自理念2。再次依据课程性质推导出课程内容的其他特点——时代性、典范性,以及整合性。例如,由整合性就设计了“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6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07:32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7 23:07:32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