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

ID:22667935

大小:17.76 KB

页数:9页

发布时间:2023-08-19 18:33:04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1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2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3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4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5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6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7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8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_第9页
资源描述: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在这里,我将阐释的是一个小小的话题。即: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魅力。先看教例。例一:《荷塘月色》的结构分析教学,设计这样的提问: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从作者行踪、作者感情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三种角度分层划段吗?还有没有另外的分层划段的角度呢?很明显,要探究或者回答上述问题,就得进入课文全文。一个这样的提问,牵动了同学们对全篇文章的反复阅读。例二:《沁园春·雪》的文意理解教学,设计这样的训练内容:请同学们自由地用对联的形式概括上下阕的意思。如“上阕绘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议论抒情,评古论今”。面对这样的表达要求,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并进行反复的概括和修改。活动的设计既暗合了“沁园春”词牌的特点,又让学生进行着阅读理解之中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例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神奇的极光》的提取信息能力训练的教学设问:你能从课文中找出10个左右的句子并将它们组合起来,以全面地解释什么是神奇的极光吗?这个提问让学生深深地进入到这篇长达4000多字的课文之中,同时让同学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理解,并进行了关键信息的提取。

1以上的“提问”“问题”或“话题”,在课文研读教学上表现出共同的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课堂活动上也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这种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就是“主问题”。或者说,“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还可以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如果我们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主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这样一些明显特点:1.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2.在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3.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4.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通过下面|教学实例,可以了解上述特点。例四:请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创意,用三个“主问题”来领起全文的教学: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创编“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

22.请自选内容,用“比较”的方法,编写课文“词义辨析”卡片。3.这篇课文中,有哪几个关键字词既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表现了人物的特点?三个话题,三次深入的研读活动,三次课中交流。以简驭繁,以易克难,层次明晰,覆盖全面,能力训练充分,学生活动充分。特别是第三个问题,同学们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从头到尾的品析,然后表述自己的见解。在师生的对话之中,几乎将本课中有重要表达作用的字词都进行了品读欣赏。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主问题”是立|意高远而又切实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和表现出“妙在这一问”的新颖创意。所以,“主问题”的设计是对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对于课堂教学中成串的“连问”、简单易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主问题”设计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如课标所言的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形成上,它既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主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课堂提问研究。这种研究的着眼点与着力点是: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

3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而言,可以这样概括“主问题”的特点、功能与作用: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主问题”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问题”的广泛运用将从大面积上提高语文教师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研读课文的水平。2.“主问题”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主问题”的提出,是“预设”;由“主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是“生成”。3.由几个“主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阅读活动呈“板块式”结构,每一个“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有相当时间长度|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几个“主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着课文内容的学习。4.由于“主问题”往往呈“话题”的形式,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于师生之间的“对话”,这将从大面积上改变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带来流畅扎实的效率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下面是由主问题设计而形成独特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的《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的教学创意。例五:第一步,对课文教学进行有足够力度和厚度的铺垫:《边城》的主要特色介绍,《边城》的基本内容介绍,《边城》的人物关系介绍,节选部分前后的基本情节介绍。

4第二步,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两个话题自读课文:(1)读出课文中的“|美丽”(2)读出课文中的“忧愁”第三步,师生进行话题讨论交流。教师课堂教学小结:美丽总令人忧愁——《边城》“背后”所“蕴藏”“隐伏”的是“美丽总令人忧愁”这一普遍的人生哲理。读出课文中的“美丽”,读出课文中的“忧愁”——仅从这两个话题的设置,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它的教学魅力了:用精、少、实、活、美的提问来激活课堂、创新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从教学的课堂技术的角度而言,“主问题”的研究关系到语文教师教学技艺的研究。对“主问题”的研究,实质上是对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下面从教师设问技术的角度来欣赏一些课文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例六:《童趣》的首段即第一句|话是: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请同学抓住“忆”字来概说课文内容:“作者回忆……”请同学根据“小”字来分说课文内容:“这篇文章写了……”请同学突出“趣”字来详说课文内容:“……有趣”这是《童趣》中的“说读”,其目的是反复地、多角度地理解课文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9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设计教学“主问题”的策略》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3 12:07:20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3 12:07:20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