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

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

ID:22667902

大小:2.58 MB

页数:5页

发布时间:2023-08-19 18:31:01

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_第1页
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_第2页
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_第3页
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_第4页
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教例简介】《颐和园》是四年级第五单元的课文,这是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余老师在教学这个教例时,还是人教版的教材,并不是习作例文。而余老师就把这篇课文当成习作例文来教学,让学生“读课文,学作文”,可见余老师对教材功能的准确把握。余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整体构思”“学习段落表达”“学习语言运用”三次学习,由篇到段到句,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教例简述】一、启动和铺垫1.先请四个学生板书“葱郁、长廊、远眺、金碧辉煌”四个词。2.指出本节课的学习方式:读课文,学作文。|【感叹:余老师的课总是直奔主题,从不拖泥带水。】二、学习整体构思

11.老师布置第一个动作:请同学们选几个句子说一说或者选几个句子读一读,所选的句子应该是这篇文章的骨架。“骨架”就是指课文的提纲。2.学生长时间自主学习活动。3.学生分享交流,老师点评、点拨,学生不断完善内容。4.老师带领学生集体朗读勾画出来的句子,屏显: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欣赏。5.老师板书:一学整体构思:首尾呼应,移步换景6.学生一句一句朗读刚才的句子,老师一句一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感叹:让学生勾画主要句子,形成课文的骨架;再通过分解朗读,体会移步换景的方法。多么奇妙的设计!】

2三、学习段落表达1.选择“登上万寿山……”这一段来朗读。2.学生朗读第一句,老师指出这一句是总写——“景色”是关键词。3.学生概括本段所写的景色,进行分类,学习写法,老师点拨。4.老师提示由近而远的写作层次:这一段分三个层次写,首先写最近的树丛、琉璃瓦屋顶|和宫墙;再继续往前看就是昆明湖的湖面和游船;再继续往远处看就隐隐约约看到城楼、白塔。5.学生分组读这三层景物。6.老师板书:二学段落表达:总提分说,层次分明【感叹】这样的学习,学生的收获是看得见的。四、学习语言运用1.老师将“登上万寿山……”一段去掉一些词语,读给学生听,屏显: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有树丛、琉璃瓦屋顶和宫墙。正前面,昆明湖上,画舫在湖面滑过。向东远眺,可以望见几座城楼和白塔2.学生谈两个段落的感受。3.师生互读,老师读“树丛”,学生读“葱郁的树丛”……4.老师小结方法:把一个词|变成比较长的内容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叫做形容;第二种方法叫比喻。

35.老师板书:三学语言运用:生动形容,准确比喻【感叹:余老师的总结概括能力真是无人可比。】五、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结课。【教例赏析】这是一节实用性非常强的阅读课,通过阅读学写作,这才是阅读课应该有的样子。我一直认为:如果学生在阅读课上不能学到写作的方法,那一定是低效的阅读课。余老师运用“板块式”设计教学,表现出清晰的教学层次和节奏。“一学”“二学”“三学”,不仅层层推进,而且化目标为活动,落实到位。一些碎片化课堂如果这样排,学习活动可能可排到“十几学”了,学生反|而学不到东西。余老师的课堂教学指导,耐心中体现出用心。请看他的三次板书:一学整体构思:首尾呼应,移步换景。二学段落表达:总提分说,层次分明。三学语言运用:生动形容,准确比喻。

4由篇到段到句,先整体后局部,总结精炼,指导精细。他在指导学生抓住骨架的过程中,采用了勾画主要句子的方法;在指导学生理解“移步换景”的方法时,采用了分句朗读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学习把句子写生动的方法时,采用了例句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运用恰到好处,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余老师的课堂评价非常精准,不仅注意及时表扬激励,也会指出学生表达中的问题,这样的评价才能激发兴|趣,引导方向。当学生主动上前板书时,余老师先表扬了学生的勇敢,当学生的板书不美观时,老师先让其他学生评价,然后指出“平时还要多练字”。当一个学生在画骨架句子时画成中心句时,余老师说“啊,你的发言没有听懂老师的要求,老师说要画出提纲,要画出骨架。谢谢你,你还是找出了一个句子!”当一位学生画骨架只画三个句子时,余老师说“你读出三个句子,开头一个句子,结尾一个句子,然后进颐和园大门的一个句子,我们是不是进了大门就不走了呢?”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有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一味表扬学生,不敢指出问题,甚至有讨好学生的想法,那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并不一定会买账。 余老师的这节课,给低效的阅读教学打了一针强心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5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案例:读中学写,匠心独运之《颐和园》(四下)》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3 12:05:07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3 12:05:07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