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

ID:22667881

大小:25.13 KB

页数:17页

发布时间:2023-09-01 23:15:05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1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2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3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4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5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6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7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8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9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要有效推进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其课程逻辑,确立其独特的价值取向,阐明其合理的教学立场;同时,要依循其课程逻辑,积极探索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施维度与操作策略。一、价值与立场: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一)叩问价值:革命文化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意义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深入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革命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从而陶冶性情、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而言,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核心道义

1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涉及国家意识、政党精神、革命榜样、民族精神等。其核心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革命文化教育文本中,我们经常会与这些词语相遇,“坚持真理”“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舍生取义”“不负人民”等等。这些词语好比阳光一样散布在地面上,给我们光,给我们热,给我们新鲜的生机,给我们健康的颜色。如六年级上册《桥》一课,其在张扬美好人性的同时,还需眷注“党支部书记”这一人物的特殊身份。为什么筑起生命之桥的不是其他人,而是“|党支部书记”?因为,这正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了这样一位老支书,成就了他践行党性的崇高之举。学习《桥》,必须聚焦文本的这一核心道义。用“党支部书记”这一形象所闪耀的党性光辉,去照亮学生、陶冶学生。2.培育高尚情怀要想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怀,阅读革命文化教育文本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那些积淀着高尚情感的革命先烈、革命故事、革命圣地、革命文物等,无不给人以一种心怀天下、不负人民、舍己为人、死而后已的利他精神、大爱情怀。当狼牙山五壮士昂首挺胸、义无反顾,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是以身报国的大|爱;当邱少云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巨痛,伏在火堆里纹丝不动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是为集体利益而自我牺牲的大爱;当郝副营长迎着敌人的枪弹,划着火柴,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照亮突击方向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仍是为着革命理想舍生忘死的大爱。学生沉浸在这样的革命文化氛围中,人格得到提升,灵魂受到净化。3.输入历史意识现在的学生生活成长在幸福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忘记历史。“一个具有历史意识的人才可能是一个有质量的人。”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故事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感受党和人民从苦难到觉醒、从迷|茫到斗争的伟大历程,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百年来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圆明园的毁灭》的屈辱史,到《冀中的地道战》的革命史,再到《开国大典》的建设史,最后到《千年圆梦在今朝》的改革史,这些革命文化教育文本虽非按照革命时序排列,但学生通过接受完整的革命文化教育,自然也就受到了革命历史意识的陶冶。

24.提升语文品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既是广义的道德教育,更是专门的语文教育。基于语文课程的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革命文化素养,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质。语文品质,是语文气质、语文性|格、语文能力及其审美、道德、理智倾向性。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所选择的文本,在整套教材中约占15%,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本群落。其文本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故事、诗歌、书信、散文、小说等。这些文本,闪耀着崇高的道德光辉,承载着神圣的审美意蕴,蕴藏着丰富的思维含量,呈现着深厚的文化品质。叙事,则精确妥帖、凝练干净;写人,则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抒情,则真挚恳切、动人心弦。在此类文本中长期濡染,无疑是学生改变语文气质、优化语文性格、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明确立场:革命文化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实施原则1.立足价值本|位,慎行多元解读革命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正是要以其鲜明的价值取向、特定的文化内涵、连贯的精神谱系,教育和激励学生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学需要创新,但创新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解读允许多元,但多元不是对价值的解构。就革命文化教育而言,一线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与教材加工上,必须做到文化自信、价值自觉、思想自省,对其内涵的把握要慎之又慎。具体而言,一是要警惕价值异化,错误解读革命文化的精神要义;二是要防止思想窄化,以贴标签的方式笼统概括革命文化的内涵特质,忽视和遮蔽|不同革命文化教育文本的个性特征;三是要避免内涵浅化,以革命故事的情节内容、革命人物的性格形象取代其中所蕴含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如《刘胡兰》一课,不能简单地用“不怕死”来概括人物形象。因为“不怕死”也可以出于各种动机,有不同原因。刘胡兰的不怕死,来自于她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来自于她对党组织的无比忠诚,来自于她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要感受到这一层革命文化内涵,就要引导学生关注刘胡兰的身份——“共产党员”;留意敌人收买她的目的——“说出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凸显刘胡兰牺牲前的誓言——“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尤|其要体会毛主席的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只有沉入上述关键字眼、重要语句,学生对刘胡兰精神的领悟才不会异化、窄化和浅化。2.立足学科本位,坚持文道统一我国“文道统一”的语文教育传统昭示我们:“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是语文内涵的客观存在,“因文解道”“循道悟文”是语文读写的必然规律。具体就革命文化教育而言,“文”就是承载着革命文化意蕴的教学文本及相关链接,包括提示语、插图、课后思考与练习、阅读链接、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等,其基本载体是教学文本;“道”就是相关文本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理想、|革命人物等所表现的革命文化意蕴。

4革命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全课程融入、全过程落实、全要素渗透、全方位推进。具体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则必须以“语文的方式”加以融入,即:在真实而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有机融入革命文化教育,这个过程如春在花、如盐在水,润物无声、大象无形。如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通过对白求恩冒着敌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17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3 12:04:31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3 12:04:31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