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ID:22663388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发布时间:2023-09-01 16:05:06

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1页
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2页
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3页
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4页
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5页
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6页
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7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意义,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识记万隆会议的时间、特点及影响,理解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所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新旧中国外交本质不同的材料的展示,学生将提高自己获取信息,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建国初期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的分析,学生将提升自己分析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③情感目标: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通过感受周总理外交政策中的智慧,体会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宽容、谦虚,从而形成正确有人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及处理】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1处理方法:用材料、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感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内容、意义等,感受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②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处理方法:通过补充《新中国建国初外交形势图》,《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美苏两国对待新中国的不同态度,|引出新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万隆会议上面对指责,通过问题创设历史情境,体会周恩来的机智和伟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图片1:一幅反映旧中国外交形象的漫画一位清朝官员,苍老的脸上布满伤痕,因为痛苦而张大着嘴巴,手里抱着一大堆不平等条约。被周围的强盗强行摁着,他只得匍匐着身子、撅着屁股,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而周围那群强盗有的举着鞭子,有的举着刀枪,似乎在威逼这个可怜的清朝官员在条约上签字画押。不远处还有几个强盗正迫不及待的追赶而来。这是旧中国外交的真实写照。图片2:《南京条约》签订、《中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图片。材料:一段周恩来评价旧中|国外交的史话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2----------《周恩来传》课件逐一出示一幅漫画,几张图片,一则史话。并由此引导学生回顾屈辱的中国近代历史及旧中国不独立、不平等、无自主权的外交。然后设问导入:新中国的外交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中国的外交: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二、自主探究1、根据课标和学情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口述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走进课堂。2、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中本课的“探究过程”部分。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3、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指导学生同位间交流并修正答案。4、教师课件出示测试题,检查自学效果,反馈学情。三、合作探究,展示提高(对重难点问题在教师给出探究方向,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合作探究。)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形式(1)课件出示材料及问题:材料: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问题: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过渡:

3获得独立的新|中国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导下,建国之初便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外交成就。下面我们学习新中国建国之初的外交成就。(2)课件出示《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图片,了解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然后紧接着出示《建国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让学生感受在建国第一年取得的突出的外交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3)课件先后出示《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和《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图片,结合教材76页内容,分析建国初我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是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和沿海军事封锁。理解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4)课件出示问题: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过渡:教师总结学生回答:我们要积极、主动的走向世界,广交朋友。为此,我们新中国提出了一个交友原则,那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面我们学习新中国的第二个外交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课件三张图片逐一出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主要内容、正式确定方面的基础知识,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完成填空,当堂识记知识要点。(2)课件出示材料: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4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找出以上两则材料中能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的语句。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3)课件出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印、缅三国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大会》及习近平讲话语句。引导学生明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生命力及现实意义。过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贡献,更是新中国外交的伟大成就,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还有一个伟大的外交成就。那就是: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课件出示三个问题:“1、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特点。2、万隆会议主要讨论哪些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7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由用户(文章天下)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7-19 15:30:18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7-19 15:30:18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