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历史名人榜

洛阳历史名人榜

ID:22662750

大小:5.42 MB

页数:92页

发布时间:2023-10-17 09:39:01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1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2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3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4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5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6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7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8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9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_第10页
资源描述:

洛阳历史名人榜 (2012-04-1009:39:20)转载▼标签: 洛阳历史名人 洛阳 见闻 文化 纪行 历史 名人分类: 洛阳见闻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黄帝

1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的部族首领。据《山海经·中次六经》载:有娇氏居"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平逢山即今邙山,谷城在今洛阳郊区红山乡,可见黄帝的母系氏族有虫乔氏住在新安一带的邙山之上。据《国语·晋语》云:"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亦载:"黄帝者|,少典之子。"据考少典氏居今新郑一带,在当时母系社会时期,少典氏之男应到有虫乔氏落户。黄帝生于新安应无疑。据《山海经》载:新安县之青要山"实维帝之密都",帝即黄帝。新安青要山一带的传说、遗迹,也与史书记载大致相同。也就是说,黄帝生于新安,以青要山为基地,活动于河洛地区。相传,他打败了炎帝,杀死了蚩尤,由各部族首领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他领导的时期,创造发明了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推进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黄帝被称为开创中华民族文化的祖先,当今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根在河洛"。 侠羲伏羲,亦|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兄妹相婚而产生。又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以充庖厨。伏羲活动于河洛地区,看到一种龙首马身的神兽背上的图点,边画边仔细推敲,终于画出了"伏羲八卦",成为后来《周易》的来源,也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 

2帝喾帝喾,黄帝曾孙,亦名高辛氏。为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五帝中的第三个帝王。常活动于洛阳一带。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高辛氏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善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名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才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土。帝喾溉执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喾曾建都于西毫,有四妻四子。姜娠生弃,即后稷,周族祖先;简狄生契,是商族祖先;庆都生尧;常仪生挚。弃、契、尧、挚都对中国的进步、文明作出贡献。 

3后羿,生活造反在洛阳

4尧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传说中父系氏祖公社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他虽初"封于唐"即山西、河北一带,但他不忘先祖黄帝,根在河洛,在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后,常活动于河|洛地区。据《竹书纪年》、《水经注》等记载,尧"修坛河洛"、"祭于洛"、"沉璧于洛"。尧咨询四岳,选定舜为其继任人,并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核后,在偃师首阳山禅位于舜。传说,尧时划定我国疆土为l2州。尧在位70年,其时,岁月太平,人寿年丰。故后人将理想中的太平盛世,称之为"尧天"、"尧年"。 

5舜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尧时因四岳推荐,尧考查而确定为尧的继承人。尧年老时"率舜等升于首山"。据《山海经》及《太平御览》等书记载,尧在首阳山禅位于舜。舜便成为"五帝"中最后一位圣贤。舜在位48年,其间他巡行四方,除|去了鲧、共工、骥兜和三苗等4人,委任禹接替其父鲧继续治水,并最终消除了水患。舜晚年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了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由于舜在首阳山继承尧位,足以说明尧、舜与河洛地区的关系,至今首阳山顶还有舜帝庙。舜时,天下太平,后人即把太平盛世称之为"尧天舜日"。鲧鲧是传说中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居于崇,即嵩山,号崇伯。据《史记·三代世表》云:鲧为黄帝曾孙。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他用筑堤防水之法治水,九年未能治平水患,被舜杀死在羽山,即新安青要山西三里的地方。鲧虽被杀,但他以筑堤堵水防患之法,为其子禹治水提供了|前车之鉴,终于使禹治水获得了成功。 

6禹禹,姒姓,亦称大禹、夏禹,名文命。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之命治理洪水,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在治水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治水、伊阙、辕轩山都是禹开凿的。禹在治理洛水时,在浪底沙滩挖出一块刻有文字的龟壳,以九为最大数。《册府元龟》载"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也"。舜年老时,选禹为继承人。舜死后,禹担任了部落联盟领袖。他铸造九鼎,"以铜为兵",划天下为九州,洛阳属豫州,居天下之中。禹始都阳城,地在今嵩山以南,颍水之北,后又迁|都阳翟,即今禹州市。实际上,禹即位以后,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7伊尹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出生于古代有莘国的空桑涧,即今日嵩县莘乐沟。伊尹自幼聪慧好学,耕稼之余,努力钻研治国之道。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妻,伊尹以陪嫁奴隶随从,汤用为"小臣",后逐渐得到汤的信任,为汤灭夏建商立下汗马功劳。商朝建立后,商汤封其为"尹",即宰相,助汤治理国家。汤死后,伊尹先后辅佐外丙、仲壬、太甲三王。政治上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强调"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并经常用"明德则天下存,失德则天下亡"教育商王,对商的创立及巩|固起了重大作用。伊尹死于沃丁时。后人称他为中国第一位贤相,把他与孔子并举,称伊尹为元圣,孔子为至圣。 

8杜康,酒的发明者,洛阳人

9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洛阳孟津,迁九鼎于洛阳 

10周公旦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陕西岐山),称为周公。他协助武王姬发,完成了兴周灭商的大业。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不服,联合殷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周公率师东征,经三年战斗,平定了叛乱。周公平叛之后,为巩固周的统治,建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并|以宗法制为基础建立"分土封侯"制,:更营建洛邑(今洛阳)作为东都,以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他还制礼作乐,建立政治、军事、刑罚等各种典章制度,确立了周朝的统治体制,周公主张"明德慎罚"。《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记载了周公治国的思想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92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洛阳历史名人榜》由用户(文章天下)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7-19 14:54:14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7-19 14:54:14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