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

ID:22656570

大小:4.28 MB

页数:53页

发布时间:2023-10-17 01:50:02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1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2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3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4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5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6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7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8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9页
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药效学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药物作用(drug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结果]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补充疗法/替代疗法: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副作用(side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后遗效应(after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继发反应(secondaryreaction):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KD的概念: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即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药物的剂量(浓度)。KD与D和R的亲和力成反比;若将KD取负对数(-logKD|)=PD2,则:pD2与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成正比——pD2越大,亲和力越大。剂量—效应关系/量效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关系。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effectivedose/concentration):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即阈剂量或阈浓度。治疗量(常用量,therapeuticdose)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得多的量;极量(最大治疗量maximaldose)疗效最大的剂量;

1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量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形成足直型曲线。质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质变。用阳性率或阴性率表示效应。形成S型曲线。半数有效量(ED50):量反应中能引起50%最大效应强度的药量;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尽可能小则好)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量。(尽可能大则好)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安全。|最大效应(Emax)/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效价强度(potency):引起等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发生效应的能力。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Ra>>Ri,足量使完全转为Ra,产生Emax;α=1;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x;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激动受体,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大效应(Emax),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第一章药动学转运速率(R)主要决定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或水溶性);膜两侧药物浓度,膜面积,膜厚度;药物的解离性(度)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又称被动扩散、单纯扩散和脂溶性扩散。药物转运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速度决定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药物脂溶性和药物解离度。pKa药物在溶液中解离50%时,该溶液的pH值;当pH值与pKa值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解离型与非解离型的浓度比值,却以指数值变化酸性环境中,弱碱性药物解离多而不易扩散;碱性环境中,弱酸性药物|解离多而不易扩散。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速度比较:静注>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粘膜首关效应/首关消除(first-pass

2effect/elimination):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分布(distribution):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血液中: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限制药物经生物膜的转运,是药物体内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在血浆蛋白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5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药效学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由用户(文章天下)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7-08 10:10:50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7-08 10:10:50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