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

ID:22656554

大小:211.50 KB

页数:38页

发布时间:2023-10-17 01:47:03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1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2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3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4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5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6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7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8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9页
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_第10页
资源描述:

绪论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学术界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狭窄)看法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宽泛)作者:美学史应研究每个时代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一部美学史,主要就是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审美意识史:1、形象的系列:《诗经》《楚辞》(艺术史)2、范畴的系列:“意象”“气韵”“风骨”“气”(美学史)↓美学史+各门艺术史三、中国美学史的分期:中国古典美学:发端——先秦、两汉老子、孔子、庄子、荀子等展开——魏晋南北朝至明代李贽总结——清代前期王夫之、叶燮四、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流行性考察:(一)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发展了典型的理论;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发展了意境的理论。(二)西方美学偏于哲学认识论,侧重“美”“真”统一;中国美学偏于伦理学,侧重“美”“善”统一。(三)西方美学偏于理论形态,具有分析性和系统性;中国美学偏于经验形态,带有直观性和经验性。第一编|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第一章老子的美学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他们的思想|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原因: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2、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2)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老子论“道”“气”“象”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独立”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无”②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这就是——“有”

1*老子的哲学体系在总体上带有唯物论的倾向。3、“道”包含“象”“物”“精(气)”,是真实的存在。4、“道”“气”“象”|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象”须体现“道”“气”,才成为审美对象;(2)审美观照:必须从对于“象”的观照进到对于“道”的观照(玄鉴)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3)中国古典美学认为,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气”),这样艺术作品本身才有生命力=>“气韵生动”(几千年来中国绘画的最高美学法则)三、老子论“有”“无”“虚”“实”1、老子认为:“道”具有“无”(天地之始)和“有”(万物之母)的双重属性老子又认为:就现象界来说,宇宙万物是“虚”“实”的统一*天地中间充满虚空,但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有了|这种虚空,才有了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有”“无”统一,“虚”“实”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生生不息“虚实结合”——(1)此原则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2)此原则也表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美学特点四、老子论“美”“妙”“味”1、老子论“美”:(1)明确的与“善”区别开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美”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它的对立物“恶(丑)”而存在的*老子不是第一次使用“美”的概念的人,而是使它第一次成了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1、在老子时代,美和艺术是专供于奴隶主贵族享受的,所以他对美和艺术采取了|一种简单的否定的态度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在一定意义上对美和实用、美感和快感作了区分:他认为声色犬马之乐是美而不是实用,他们引起的是美感而不是生理上的快感(为腹——生理快感为目——美感)4、老子对形式美也持否定的态度:老子的“拙”成为后代一种审美趣味及审美风格“光而不耀”(审美理想)5、老子谈“味”:审美标准——淡乎其无味(对“道”加以表述,所给予的是一种恬淡的趣味)不是吃东西的味道,而是听别人说话(言语)的味道,是一种审美的享受6、老子谈“妙”(老子第一次提出,体现“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的一面)道“无”——观照“道”的|“妙”的属性(“妙”主要用于审美领域)“有”——观照“道”的“徼”的属性*“道”又叫做“玄”,“妙”和“徼”同谓之“玄”,但“玄”终究更偏重于说明“道”的无限性,与“妙”这种属性更为接近,所以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否定“美”,但不否定“妙”:由于“妙”取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38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由用户(文章天下)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7-08 10:10:26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7-08 10:10:26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