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

ID:22639827

大小:42.00 KB

页数:17页

发布时间:2023-10-13 19:50:01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6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7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8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9页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0页
资源描述:

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位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农民写作的作家,他一直坚守着民间立场,为农村和农民做贡献。作为二十世纪大众化文学的领军者,他对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心都在其小说中有所体现,一生都致力于为农民而写作,恪守民间立场。他的民间立场,使他的作品为新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也由此确立了“赵树理方向”。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证赵树理的民间立场,其一是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叙事内容,这个方面主要从赵树理对农村状况的真实描写和对农民文化的基本认同两方面来阐释,其中用赵树理的代表小说和将他与另一位抒写农民的作家鲁迅进行对比,来说明他的民间立场的真实性。其二是|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叙事艺术,主要从小说的口语化特征、故事化特征和大团圆结局等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论证赵树理的民间立场,将其与同时代作家孙犁在语言运用方面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赵树理的民间立场。。关键词:赵树理民间立场农民文化大团圆结局引言

1鲁迅是第一位在作品中把农民当作核心人物来描写的,但是真正意义上为农民写作,始终把农民放在第一位的只有赵树理。尽管赵树理时代已经距离我们半个世纪,对他的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具有颇多争议,但无法否认的是,从他的小说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处处为民的用心。赵树理一生倡导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广大劳动人民写作,反映社会现实,这不仅影响了后世作家,对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间是指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的一个现实的文化空间。这个空间和国家的概念相对,在国家权力中心以及它的主流文化的边缘存在和发展。“民间立场是相对于政治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形态对人生、生活乃至世界所进行的民间性整体关照”。[1]这篇文章主要研究的是赵树理作品所体现的民间立场,他的立场立足于农民生活的实际利益,主要描写农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具有务实性的特点。他本身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中的各种事情都了如指掌,对农民的喜恶也十分通透,了解农民的需要,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情结,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农民情结,又恰逢适应时代政治的需要,他提笔为农民写作,成为党和农村|联系的重要枢纽。他的小说情节就是农村社会的一面镜子,好与坏、善与恶都被反映出来,也反映了农民的价值观念的变迁。在赵树理的价值观念中,农民的利益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农民文化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他一直用自己的小说内容证明自己的民间立场,也用自己的创作向党反映农民的心声,缩短了知识分子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他的民间立场对当今时代也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此,赵树理在当代文学史上始终屹立着丰碑,为后世所景仰。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叙事内容

2(一)农民生活状况的现实描述赵树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度过,对农民和农村状况了解的十分透彻,周扬曾说过:“中国作家中真正熟悉农民、熟悉农村的,没有一个能超过赵树理”。[|2]赵树理常年与民众生活在一起,生活在农村,与人民群众一起吃住,甚至是在一同劳作。赵树理一直坚信只有自己融入农民群众,与他们过同样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日常,才能真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更了解他们,才能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人物、情节、结果的原型。赵树理在下乡工作中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来做的。正是因为他长期参加农村各种实践活动,赵树理的每一本著作几乎都是以农村生活生产实践为原型而创做出来的。

3例如在《邪不压正》这本书中,主要是描写土地改革时期的经验教训,以小宝和软英的恋爱故事为线索,其中穿插着刘锡元、小旦、小昌等人的一系列故事情节,其中小旦和小昌才是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小旦是一个典型的地痞无赖,|他唯利是图,凭借着为地主办事,干各种欺压农民的坏事,他胁迫聚财同意软英和比软英大十五岁的刘忠结婚,但是当下河村解放之后,他就立马帮助共产党揪出了大地主刘锡元,此后便成了积极分子,混进了干部班子中,还因此获得一大笔财物,后来他看到干部小昌是农会主席,有权有势,就投靠小昌,并帮助小昌强迫软英嫁给小昌十四五岁的儿子。但后来小昌和小旦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软英和小宝也最终有了好的结局。小昌这个人物就是当时典型的有权有势后就变坏的干部代表,在他当权后没有听上级领导的指示,在土地改革中侵犯中农的权益,而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还用一些不实理由来强迫软英与自己未成年儿子结婚,逼迫聚财一家同意。但最终邪不|压正,上级领导为农民百姓们做主,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大团圆结局。《邪不压正》中的故事情节正是当时土改运动中的真实写照,虽然封建势力受到削弱,但其威力还未消失。部分贫农在分果实中得到了不少好处,部分积极分子和干部也在这过程中占了便宜,但还有一部分贫农被忘却了,什么都没分到,依然过着贫苦的生活。一些由农民翻了身成为干部却不作为,只干损人利己的事,将农民利益置之度外,嘴里宣传着人民当家作主,但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却是“假民主”,另一方面,农民自身也有局限性,老一辈的农民都觉得当一个老老实实的本分人,不招惹权贵,安分守己,就算吃点亏也就认了,只有极少数新生力量会站出来替百姓说话,敢于|与权势作斗争,但最终党的领导干部会惩恶扬善,为民做主。首先,他把自己当做是农民中的一员,从农民的视野、立场和价值观念出发,这种故事情节和大团圆结局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是农民心之所向的,赵树理深刻地了解农民大众的阅读心理,也知道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赵树理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党的新政策的宣传者,他说过:“不论是搞创作还是做组织领导工作,首先都得要求自己、要求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做一个彻底的革命者!”[3]所以,在赵树理心里,他是把干部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要务来看待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自身定位,让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强化,并写出了许多与现实相关的问题小说。也由此凸显了他的民间文化立场。

4|鲁迅和赵树理是不同历史时期,抒写农民题材小说的两座高峰,从他们的小说中,可以看出二者的个性差异。鲁迅是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来写农民的,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对农民不幸的命运感到悲哀,但同时又为他们不争气感到愤慨,用这样的情绪来审视农民,而赵树理则是作为农民来写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17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赵树理小说的写作立场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由用户(文章天下)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6-04 21:21:17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文章天下

上传时间:2023-06-04 21:21:17

认证主体:吕**(个人认证)

IP归属:中国 北京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