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

ID:20957039

大小:1.94 MB

页数:24页

发布时间:2023-10-26 09:24:0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1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2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3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4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5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6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7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8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9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_第10页
资源描述:

目录打开视图-导航窗格就看到了。只适用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地理期末考。学姐自整理,大部分没什么卵用,就是部分书上的东西+上课他讲的东西。错别字什么的手癌没办法,你萌自己改吧。考试题型大约30分的简答(6*5or5*6,他开心就好),两道约35分的论述题。前面30分年年不重样,大家随缘吧。论述题年年都类似,景观地域分异规律,和两个区的比较(比如东南区和东北区,一般就是最后两堂课他重点讲的区域)

1地表结构:1、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展布:河流发源于第一二阶梯,自西向东奔流,沟通沿海内陆联系;急剧下降地段水力资源丰富;|雨带与干流基本平行,增加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2、山地高原为主体,纵横交错的山系构成了巨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控制着盆地、平原和丘陵空间分布的格式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几大山地类型:1、南北向山脉:中部,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及横断山等,把全国分成东西两部分,西为高山极高山,东为中山低山。对水汽西进不利。2、东西向山脉:北列天山、阴山(内蒙古高原边缘),中列自西向东昆仑山、秦岭(黄河与长江淮河之间的分水岭,南北方分界)、淮阳山,南列南岭(长江珠江分水岭,华中华南分界),西高东低,等距性,地理重要分界线。3、北西|向山脉:位于西半壁,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段,东段转为东西向。高峻严寒,现代冰川发育。4、北东向山脉:位于东部,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东列(北起长白山,经千山、鲁中低山丘陵到武夷山)、外列(台湾岛,山地2/3,玉山,台湾第一高峰,我国东部最高峰)西北干旱区绿洲成因:地表土状物和淡水,一定的光照和辐射条件四大高原:1青藏高原:南侧喜马拉雅山与北面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将中国分为|三个环境区:①自成高寒区②西北干旱区,隔断水汽进入,造成东部沙尘暴来源,历史上黄土高原形成的物质来源③东部季风区,助长中国季风气候,夏季陆地热,吹海风,影响大气环流2内蒙古高原:北部内陆,半干旱气候,季节河流,流水作用弱,地势坦荡、坡度小,越往西植被覆盖率越小。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3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南与秦岭之间,地势起伏大,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森林覆盖率仅3%,古代城市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干寒条件下形成,干旱地区风化物物质来源(青藏高原隆起),冰期海平面下降,大陆性气候强,蒙古西伯利亚风更强,|搬运旺盛,黄土层堆积。间冰期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性气候强,黄土冲刷侵蚀。4云贵高原:中国西南部,贵州全部,云南东,广西北,四川湖南湖北部分。贵州高原:1000m+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偏东风)大面积整层爬坡,云雾,冬季阴雨天。石灰岩分布,喀斯特地貌,地下河发达。地表破碎,地表径流发达,河流切割,三江并流。云南高原:2000m+

2冷空气爬不上,昆明冬季温暖,无阴雨,阿拉伯海的温暖气流。第四纪风化壳泛红色深,水热条件好,化学风化强烈,形成后抬升。四大盆地(构造断陷区):1柴达木盆地:四周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最高,第三大盆地,气候干燥,盐湖盐沼,金属矿产,石油资源。日照长,光能资源丰足,农业单产高,少病虫害,畜牧业。2塔里木盆地:最大。内陆腹地,高山环抱,地形封闭,南高北低,气候极端干旱,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盆地边缘,高山冰雪融水滋润,沃野绿洲,农业发达,人口集中。3准噶尔盆地: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东向西倾斜,西部山地不高,半封闭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第二大盆地,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盆地南缘天|山冰雪融水,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4四川盆地:四周山地环抱,盆地形态完整,盆地三分性:川东平行岭,川中方山丘陵,紫红色砂页岩相间分布,川西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土壤肥沃,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天府之国。三大平原:1东北平原(最大)燕山以北,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松辽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沼泽荒地,调节区域气候黑土、矿藏,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有自然条件支持最大商品粮基地,农业条件好近代遭受掠夺,一五计划实施地,建设形态有计划经济、苏联模式,首先发展重工业。80年代后开始落后2华北平|原(第二大)南大别山北燕山,西太行山伏牛山,东山东丘陵与黄渤海,由黄、淮、海河冲击形成,地势低平,坡降很小,地上河与河间洼地相间分布。中生代末期,挤压拉张,小的分散的凹陷盆地下沉连接,形成油田,平原下仍有北东向山脉,地震基础。3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东西向分布,地势低平,湖泊密布,河渠稠密,水田连片。长江泥沙堆积形成,三峡水库南水北调,上游泥沙减少。丘陵:东部,第三级阶梯。1东南丘陵:雪峰山以东、长江以南,北东向中低山两侧,其间错落排列|红岩盆地,绝对高度低,相对起伏小。降水充沛,流水搬运侵蚀强烈,农业多种经营条件好,生态修复能力强。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厚层红色砂岩和砾岩两广丘陵:两广境内。西部石灰岩分布,喀斯特地貌浙闽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花岗岩、流纹岩长江以北:变质岩、花岗岩,地面破碎,海岸曲折,多港湾岛屿,暖温带水果2山东丘陵:山东半岛

33辽东丘陵:辽东半岛多旋回大地构造:壳断裂(硅铝层断裂-花岗岩-酸性岩浆、硅镁层断裂-玄武岩-基性岩浆)岩石圈断裂(超基性岩浆)超岩石圈断裂(可达软流层,蛇绿岩套)稳定区——地台—(古)中|国地台—中朝准地台(华北地台)最老,元古代中,中条运动塔里木地台,元古代末,扬子运动形成)扬子准地台,扬子运动形成活动区——地槽(原生、再生)地槽—褶皱区:1、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原生):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以北,中亚—蒙古地槽的一部分。范围大,诸多大型山脉,阿尔泰地槽褶皱系、准噶尔系、天山系、内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2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期末自整理笔记》由用户(巴士用户...)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巴士用户...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认证主体:刘*(个人认证)

IP归属:重庆 重庆市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巴士用户...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认证主体:刘*(个人认证)

IP归属:重庆 重庆市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