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

ID:20624481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发布时间:2023-10-24 19:24:01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_第1页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_第2页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_第3页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_第4页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_第5页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_第6页
资源描述: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Dal的纳滤膜。纳滤膜对二价离子,功能性糖类,小分子色素,多肽,头孢菌素等物质的截留性高于98%,而对一些单价离子,小分子酸碱,醇等有30-50%的透过性能,常用于溶质的分级,溶液中低分子物质的洗脱和离子组分的调整,溶液体系的浓缩等流体物质的分离,精制,浓缩,脱盐等工艺过程中。比如结晶母液的回收,树脂解析液的浓缩,热敏性物质的浓缩纯化等。纳滤膜分离技术常被用于取代传统的冷冻干燥,薄膜蒸发,离子交换除盐,树脂工艺浓缩,中和等工艺过程。浓缩提出技术可采用的膜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浓缩提纯的优点:1.浓缩纯化过程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带入其他杂质及造成产品的分解变性,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质。2.可脱除产品的盐分,减少产品灰分,提高产品纯度,相对于溶剂脱盐,不仅产品品质更好,且收率还能有所提高。[1]3.工艺过程收率高,损失少4.可回收溶液中的酸,碱,醇等有效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5.设备结构简介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6.操作简便,可实现自动化作业,稳定性好,维护方便。纳滤(NF)膜的研制与应用较反渗透膜大约晚20年。20世纪70年代J·E·Cadotte研究NS-300|膜,即为研究NF膜的开始。当时,以色列脱盐公司用“混合过滤”(hybridfiltration)来表示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膜分离过程,称为松散反渗透(looseRO)膜。后来美国的Filmtec公司把这种膜技术称为纳滤,一直沿用至今。之后,纳滤技术发展得很快,膜组件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目前,纳滤技术已成为世界膜分离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技术参数:使用特征:高脱盐率标准脱盐率:99.5%透过水量:2,400(9.1)gpd操作压力:110(0.76)psi(Mpa)

1测试液浓度:500mg/L单支元件回收率或浓水流量:15%(1)纳滤|膜定义到目前为止,对纳滤膜的准确定义、机制、特征等的认识还远远不充分。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解释纳滤膜的定义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纳滤膜介于反渗透和超滤膜之间,其膜表面分离皮层可能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②相对于反渗透膜NaCI的脱除率均在95%以上,一般将NaCI脱除率为90%以下的膜均可称之为纳滤膜。③反渗透膜几乎对所有溶质都有很高的脱除率,而纳滤膜只对特定的溶质具有脱除率。④纳滤膜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⑤主要去除一个纳米左右的溶质粒子,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道尔顿。⑥反渗透膜几乎均为聚酰胺材质,而纳滤膜材料可采用多种材质,如|醋酸纤维素、醋酸-三醋酸纤维素、磺化聚砜、磺化聚醚砜、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和无机材料等。⑦一般纳滤膜的表面形成高聚物电解质因而常常有较强的负电荷性。(2)纳滤原理与超滤及反渗透等膜分离过程一样,纳滤也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其分离机制可以运用电荷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和固定电荷模型)、细孔模型以及近年来才提出的静电排斥和立体阻碍模型等来描述。与其他膜分离过程比较,纳滤的一个优点是能截留透过超滤膜的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又能透析反渗透膜所截留的部分无机盐——也就是能使“浓缩”与脱盐同步进行。NF膜分离需要的跨膜压差一般为0|.5~2.0MPa,比用反渗透膜达到同样的渗透能量所必须施加的压差低0.5~3MPa。在同等的外加压力下,纳滤的通量要比反渗透大得多,而在通量一定时,纳滤所需的压力则比反渗透的低很多。所以用纳滤代替反渗透时,“浓缩”过程可更有效、快速地进行,并达到较大的“浓缩”倍数。一般来讲,在使用纳滤膜进行的膜分离过程中,溶液中各种溶质的截留率有如下规律:①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加而增加;②在给定进料浓度的情况下,随着跨膜压差的增加而增加;③在给定压力的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下降;④对于阴离子来说,按NO3ˉ、CIˉ、OHˉ、SO42ˉ、CO42ˉ顺序上|升。

2⑤对于阳离子来说,按H+、Na+、K+、Ca2+、Mg2+、Cu2+顺序上升。(3)纳滤膜应用纳滤膜的这些性能决定了其在饮水处理中特有的广阔的应用,简述如下。①软化:膜软化水主要是利用纳滤膜对不同价态离子的选择透过特性而实现对水的软化。膜软化在去硬度的同时,还可以去除其中的浊度、色度和有机物,其出水水质明显优于其他软化工艺。而且膜软化具有无须再生、无污染产生、操作简单、占地面积省等优点,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膜软化在美国已很普遍,佛罗里达州近10多年来新的软化水厂都采用膜法软化,代替常规的石灰软化和离子交换过程。近几年来|,随着纳滤性能的不断提高,纳滤膜组件的价格不断下降,膜软化法在投资、操作、维护等方面已优于或接近于常规法。②用于去除水中有机物:纳滤膜在饮水处理中除了软化之外,多用于脱色、去除天然有机物与合成有机物(如农药等)、三致物质、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及其前体和挥发性有机物,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等。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Dal的纳滤膜。纳滤膜对二价离子,功能性糖类,小分子色素,多肽,头孢菌素等物质的截留性高于98%,而对一些单价离子,小分子酸碱,醇等有30-50%的透过性能,常用于溶质的分级,溶液中低分|子物质的洗脱和离子组分的调整,溶液体系的浓缩等流体物质的分离,精制,浓缩,脱盐等工艺过程中。比如结晶母液的回收,树脂解析液的浓缩,热敏性物质的浓缩纯化等。纳滤膜分离技术常被用于取代传统的冷冻干燥,薄膜蒸发,离子交换除盐,树脂工艺浓缩,中和等工艺过程。浓缩提出技术可采用的膜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浓缩提纯的优点:1.浓缩纯化过程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带入其他杂质及造成产品的分解变性,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质。2.可脱除产品的盐分,减少产品灰分,提高产品纯度,相对于溶剂脱盐,不仅产品品质更好,且收|率还能有所提高。3.工艺过程收率高,损失少延吉中空纤维纳滤膜,延吉纳滤膜作用4.可回收溶液中的酸,碱,醇等有效物质,实现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6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由用户(巴士用户...)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巴士用户...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认证主体:刘*(个人认证)

IP归属:重庆 重庆市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巴士用户...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认证主体:刘*(个人认证)

IP归属:重庆 重庆市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