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亭文物径 网络导赏岭南建筑学社

北亭文物径 网络导赏岭南建筑学社

ID:16154915

大小:10.24 MB

页数:0页

发布时间:2023-08-16 00:05:05

资源描述:

岭南建筑学社

1

2

312345910121387611图例:文物径路网1陈氏宗祠及其前翁仲2博凌大街镬耳山墙3最具个性民国“字屋”4“百龄高第”蚝壳墙门楼遗址5四米高红砂岩墙脚大屋6云梯大街内巷三间两廊街区7八十年代豪宅8民国“姑婆屋”9东林梁公祠及“路接青云”门楼10元始梁公祠、梁氏宗祠、显扬梁公家塾11渭水桥及华光庙12崔氏宗祠、愚菴崔公祠、南园崔公祠13北亭码头A+文物建筑A历史建筑B传统风貌建筑C其他传统建筑D优秀近现代建筑

41.陈氏宗祠及其前翁仲从起点出发,在云南米线旁路口右拐,广大书店旁边,便是陈氏宗祠。据部分村民所述,迁于北亭的陈氏族群发源于颍川,陈氏生活于此已有八百年|左右的历史。陈氏宗祠堂号“世昌堂”(音),两进三开间,人字山墙,龙船脊(船头已断),第一进檐下梁架木雕、石雕、山墙樨头砖雕保存完好。祠堂前约十米左右各站立着一尊翁仲,翁仲本应置于高等级墓葬前墓道两旁,为守墓之用,祠堂前放置翁仲并

51.陈氏宗祠及其前翁仲不合形制,故此处翁仲应该是原墓地毁坏,村人将其守墓翁仲搬至此地安放。两尊翁仲左为武将右为文官,风格古朴,估计为明代或清初遗物,经风雨侵蚀,面容模糊,颇有《千与千寻》中无面怪的诡异感觉,而他们被放置在桌球馆间宵夜档后,与现代尘世生活交集一起,更有奇幻的穿越感。

61.陈氏宗祠及其前翁仲回头看陈氏宗祠,不难发现第二进的山墙材质与第一进不同,为蚝|壳墙,若要近距离观看,可以绕道其后面的北亭大街日本料理店旁小巷。蚝壳墙是岭南珠三角地区特殊的墙体做法,外表与青砖墙大异,阳光照射下光影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

7编号:1年代:清代用途:仓储评级:A类别:祠堂特色:蚝壳墙门牌:陈氏宗祠(北亭大街144号)

8编号:2年代:明—清用途:摆设评级:A类别:石像特色:翁仲门牌:石人(陈氏宗祠前)

9编号:3年代:民国用途:民居评级:B类别:民居特色:凰竹门匾门牌:咏凤二街自编17-1隔壁

102.博凌大街镬耳山墙从陈氏祠堂背后沿北亭大街穿过密集的水果店,在北亭宠物医院对面路口右转入北亭大街二十七巷,尽头左转进入博凌大街,再依路线转入博凌大街二巷,|前方便能见到一堵形态优美的镬耳山墙——博凌大街二巷8号。镬耳山墙与人字山墙为岭南广府地区常见的山墙形式,前者形态优美,做工相对复杂,形似跳跃而起的鳌鱼,形制上比后者高级,早期具有一定地位的家族才能使用,后期则富裕者广而建之。

112.博凌大街镬耳山墙另有说法称镬耳山墙似宋代的官帽,而人字山墙似清代的官帽,颇为形象。据村民所述,“博凌”之名源于“博陵”。博陵本为陵名,后转为郡望名。宋代《广韵》记崔氏“出清河、博陵二望”,博凌郡主要是崔氏居住地。

12编号:8年代:民国-解放后用途:民居评级:B类别:空置特色:西式柱子、北亭刺绣社、自梳女创立门牌:博凌大街16号

13编号:11年代:民国用途:民居评|级:A类别:民居特色:红砂岩、灰塑门牌:博凌大街二巷12号

14编号:12年代:清代用途:民居评级:A类别:民居特色:镬耳山墙、红砂岩门牌:博凌大街二巷8号

15编号:13年代:清代用途:民居评级:A类别:民居特色:石雕、彩画门牌:博凌大街3号

16编号:14年代:清代用途:民居评级:B类别:空置特色:涡卷、窗楣灰塑门牌:阜丰二街11号

17编号:14-1年代:清代用途:门楼评级:B类别:门楼特色:红砂岩门牌:阜丰二街一巷(吉里)

183.最具个性的“字屋”沿着博凌大街前行至阜丰二街1号民居,最特别之处是立面贴满了写着毛笔书法的木板,应为屋主所书,这所“字屋”可谓北亭最具个性的房子。运气好碰着屋主说|不定还可以获赠墨宝真迹呢。建筑本身为一民国时期住宅,与我们刚刚看到的清代住宅不同,它多了许多民国早期特征:半圆形的窗楣、蓝色瓶状陶栏杆、二层阳台等等。

19编号:17年代:清-民用途:民居评级:A类别:民居特色:琉璃落水管、瓶状栏杆、灰塑门牌:阜丰大街1号

204.“百龄高第”蚝壳墙门楼遗址在阜丰大街三巷丁字路口前不远处,有一个奇怪的门洞,材质为红砂岩(本地人称红砂石,岭南特有石材),原来应该是一座门楼,据说道光年间北亭一位书生考科举至百岁高龄仍然屡败不挫,道光皇帝为嘉赏其不朽精神御赐其“百龄高第”牌匾悬挂于此,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该牌匾与门楼一起被红卫兵毁坏,只剩门洞。

214.“百龄高第”|蚝壳墙门楼遗址稍前的陈氏祠堂二进我们能看到完整的蚝壳墙面,而此处遗址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更清晰地看到它的构造与细节:二十多厘米长的生蚝壳恐怕是我们在宵夜摊里面遇不到的,也许古时的蚝特别多特别大,所以被用做建筑墙面材料,而它的好处是取材方便且蚝壳里面空隙很多,做成墙体使得墙体内有大量空气,以便隔热,这在岭南炎热的气候下是十分管用的,因为那个时候古人没有空调,要凉快只能从这些方面动动脑筋了。所以这也是古时建筑的智慧所在。

22编号:21年代:清代用途:民居评级:A类别:民居特色:三间两廊、镬耳山墙门牌:阜丰大街6号

23编号:23年代:清代用途:民居评级:B类别:民居特色:三间两廊门牌:阜丰大街二巷3|号

24编号:24年代:民国用途:民居评级:B+类别:民居特色:菱形窗、水泥花格栏杆门牌:阜丰大街二巷5号

25编号:25年代:清代用途:过道评级:A类别:门楼特色:蚝壳墙门牌:“百龄高第”门楼遗址、阜丰大街三巷2号旁

265.四米高红砂岩墙角大屋蚝壳墙门楼前走不远迎面而来的是一堵高大的红砂岩墙体,北亭大街七巷3号,这在岭南地区普通民居极为罕见,一般民居墙脚高只有几十厘米到一米,而如此高的墙脚一般只会出现在碉楼、当铺等防御性极强的建筑当中,因为一般的砖墙很容易被凿开,而要凿开岩石墙脚恐怕要费很大的劲。所以高墙脚一般意味着防盗性能高,那么,这屋子里面以前装着什么?我们也很想知道,反正现在已经成了一|间普通的民居了。

27编号:26年代:清代用途:民居评级:B类别:空置特色:红砂岩、灰塑门牌:阜丰大街三巷4号

28编号:27年代:清代用途:民居评级:B类别:民居特色:三间两廊、水井门牌:阜丰大街三巷6号

29编号:28年代:清代用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0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北亭文物径 网络导赏岭南建筑学社》由用户(巴士用户..)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欧宝真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巴士用户..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认证主体:刘**(个人认证)

IP归属:重庆 重庆市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巴士用户..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认证主体:刘**(个人认证)

IP归属:重庆 重庆市

相关标签